7月20日,人類登陸月球的紀念日,也是我的死黨老友的生日。
跟我只差十天,所以多年來,我們一直記得給彼此慶生。
(之前一直宣傳我跟哈利波特同一天生日,其實錯了,我是跟奈威隆巴頓同一天。)
(哈利的生日其實是7月31日~也是作者JK羅琳自己的生日。)
(因為照片未經允許、擅自刊登,所以做了兩次油畫處理,以隱藏老友的真實面孔。)
(老友在澎湖,不在月球。)
大約從五年前、我們的年齡四捨五入之後就變成四字頭開始,我們就在等這一天的來臨。
當時的說法是,哎呀,老歸老,反正還沒四十嘛,等四十再說囉,
呵呵,反正離四十還有好幾年呢。
三十六感覺跟三十五沒差別呀,三十七跟三十六又差在哪?三十八跟三十七呢?三十九?
說著、說著,四十就到了。
這下子,真的有差別了。
我自己的感覺,十幾二十的,算同一國人,
Twenty something、Thirty something的,算同一國人,
四十以後的,通通算同一國人。
老友和我,相識在八O年代的台大校園,當時我們十八歲。
只真正同班了一年,之後我轉系了,他還在玩政治,
雖然都是台大人,但是我在校總區文學院,他在徐州路法學院,相距甚遠,
所以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像盡義務一般地相約吃飯,
常常約的是吃燒餅油條,因為我到法學院選修特早堂體育課。
像盡義務一般,是因為冥冥之中感應到,這個朋友會是一輩子的,得要定期renew一下。
畢業一年後,我就到地球的另一端去了,
他在台灣唸研究所,但是似乎也跑了一些地方,德國、俄國......
有一年,我在波士頓,他從俄羅斯紅場給我寄了一張明信片。
但是不管在地球的哪一端(或是月球?或是火星~老友的家鄉?),
兩人都會想辦法聯絡,固定聯絡的日子,就是這兩天,720、730。
這些年來,人生的路,走的不盡相同,但是也相去不遠,
三十七歲那一年,我跟他說,從現在起,我認識你的時間比不認識你還長了。
每年他都比我早十天體驗那個新的數字,我都虛心地向他請教這多十天的智慧,
雖然男女有別,但是我們一直覺得,我們有同一顆腦袋,
這一點,在當初剛認識一學期的時候,就以「同燈同分領同一個獎」得到證實。
(學期總成績一模一樣到小數點下一位。)
這同一個腦袋的緣份,在我們兩個自大狂身上,真的得來不易、也是空前絕後(至少對我來說)。
老友多年來,在我的人生中扮演了許多角色,
我就不敢說我在他人生中扮演了啥角色,一路以來受他照顧較多,
但是我們現在分別為對方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,
這個角色,在跨入四十之後,似乎更加重要了,
我們分別是對方的「活體時光膠囊」!
我常常覺得,有一個人知道你十八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一個人,真的很令人安心,
雖然你現在老了(快老了)、夢想也沒實現幾個、生活的庸庸碌碌,
但是雙眼發亮的十八歲的你,除了活在你自己的心中之外........他也記得。
不知道為什麼,我就是覺得好多了。
這麼說起來,年輕時候的朋友,不要失去聯絡,一起變老,
還真的是人生中的一大資產!
(那些迷惘中的年輕人們,這一點可以記起來,交幾個好朋友,好好朝這方向努力。)
總之,從明天起,我的老友就四十了。
過十天之後,他會提供睿智的經驗,供我參考。
就讓我們偷偷藏著心裡那個十八的記憶,一起大步邁向老人的國度吧!
Happy Birthday! Martian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