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我的小友們(小友的資格:國中、高中、或是大學的現職學生),趕快自己找個位置坐。

差不多國中生一位、高中生兩位、大學生一位半吧?所以椅子擺四張好了。

 自己拿一杯加冰塊的可樂?

  要不然,來一杯東方美人茶?

(因為我有一位小友說,她不喝可樂。)

 

今天這麼盛重地擺椅子、泡茶、端可樂,是因為前一陣子和我的小友聊到~

「不管怎樣,十幾二十歲的心靈,要讓它大量地去感受」這一句話,小友要求我解釋一下,

當時我正在看影展,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感想,覺得有一些話想說,於是跟她約了虛擬的茶會。

(詳細過程,在阿拉斯加之死一文的回應裡。)

但是多想了幾天,又猶豫起來,覺得.....不是很值得寫,呈現self-denying的狀態,

就這樣一直拖延到現在,小友們都不知所蹤了。

不過呢,人家我茶都泡好、可樂也倒好了好幾天,

(因為是虛擬茶會,所以意思就是~我上傳好了圖片),

所以,還是寫了它吧!不然那麼漂亮的一杯茶,都白泡了。

繞了一大圈,想了好多下手的地方,還是就用一開始想的那個題目吧!

 

我的DJ,是十八歲的我自己。

看影展期間,一連五天,我每天要花一個多小時,從家裡或是學校去西門町,

一個多小時,一個人,很無聊啊,需要一副耳機、一點音樂啊,

選擇音樂的方法,是先跟自己對話一下:今天的感覺如何?或是想要達到怎樣的感覺?

然後請出十八歲的自己當DJ,在iPod裡,選出適合的音樂。

 

我的iPod裡,放滿了我年輕時聽的八O、九O年代英國地下音樂。

有的是斥重資買來的絕版CD、有的是在網路上花錢下載來的數位音樂(CD買不到),

當年這些音樂,都在一卷又一卷的卡帶裡,

前一陣子,花了一點功夫,跑了不少實體和虛擬商店,收集了一些回來,

這些音樂,都曾經對我產生過某種意義,都是我十八歲時,感受到的音樂。

(十八歲是概括說法,事實上差不多是十五到二十左右。)

 

看電影的五天裡,十八歲的我,為四十歲的我,擔任了非常稱職的DJ,

我心裡對她(十八歲的我)非常感謝!她真是trustworthy!

把挑選適合音樂的工作交給她,真是萬無一失!

 

雖然我也聽現在的音樂,但是我發現我「真正需要音樂」的時候,一定要請出那些音樂才行,

只有曾經在十八歲給過我意義的音樂,現在對我才有意義,

其他的音樂,就只是音符高低起伏而已。

 

還好,我年輕時聽大量的音樂,雖然經過時間的耗損,失去了一些,但是現在還夠我用。

 

因為自己來到四十歲,有這樣的感受,

所以看見現在十八歲左右的年輕人,說不上特別喜歡什麼,不接觸電影音樂文學、沒有什麼體會,

我都既擔心又惋惜,年輕易感脆弱的心,被你活活浪費掉啦!

還有,將來你老的時候,看你怎麼辦咧?

 

所以我想跟我的小友說,要好好把握你那一顆年輕易感的心, 好好去感受!大量地去感受!

愛看電影的,去看一大堆!愛聽音樂的,去狂聽!愛看書的,卯起來看!

因為年輕的心,或是寂寞、或是自憐、或是茫然、或是憧憬,特別容易感受到意義啊,

二十幾年之後的現在,要從生活中再有那樣的感受,真的難了。

 

以上這些,就是我寫這一篇文章的初衷,

希望現在正處於黃金階段、捧著一顆玻璃心的年輕人們,一定要放開心去感受,

真正愛上一點什麼東西,讓自己大量地被感動,

然後在將來的人生裡,慢慢地反芻。

 

不過後來經過一個「自我否認」的階段,因為覺得....

說不定只有我是這樣?只有我緊抱著十八歲的自己不放?

所以就一直積壓著這篇文章,不好意思發表。

 

不管啦!就這樣吧,「立即發表」我要按下去啦!

這是我很真實的心情,也是很誠懇的建議,

如果想要變成一個像我這樣的中年人的話,就姑且聽一聽吧,我的小友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OE'S MOM 的頭像
    ZOE'S MOM

    我們母女倆的交換日記

    ZOE'S 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